VC第三纪
[10-20 13:41:03] 来源:http://www.56qiuzhi.com 财务基础 阅读:8343次
在下一个收获季节到来的时候,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这一纪的VC群体中,一定会有一批具有新思维的和独特竞争力的机构崛起。VC行业的传统格局已经被打破,一个新的英雄时代即将到来。
过去10个月,无疑是中国投资界的丰收时代。
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自搜房网在2010年9月上市至今,共有38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而这其中,有30家企业有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简称VC)或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背景,72家投资机构参与其中,平均账面退出回报率达7.48倍。
无数投资方更是在这一轮上市潮得到了超额的回报:奇虎360的成功上市,让鼎晖投资、红杉中国、经纬创投、高原资本、红点投资均获得超过13倍的回报;红杉中国投资诺亚财富获得35.31倍退出;而IDG资本早期投资的搜房网,退出回报率高达107.21倍。
而这些今天看起来被资本市场验证的企业,正是来自互联网5年前和10年前的两波投资浪潮。如果没有之前的播种和坚守,也不会有现在的巨额丰收。
但最敏锐的投资人都会意识到,丰收时代之后就是春耕播种时代的来临。随着互联网的高潮越掀越高,更多的产业巨头逐渐确立,以及越来越多的个人财富得到变现。市场不同的形态和投资新玩家开始纷纷进场,新的模式和变量不容分说地改变和挤压着VC产业链的原有格局。
全新的VC第三纪,无疑会和前两纪截然不同。没有时间弹冠相庆,为了3-5年之后的再次收获,挥汗如雨的耕种时代再次开启。
第一纪来自于1999和2000年。那时候,IDG、软银等少数外资巨头刚刚进入中国,“VC”在大家头脑中的概念还只是维生素。创业的思维又刚刚萌芽,VC的数量凤毛麟角,整个VC产业链上的人屈指可数。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人少、钱也少。
那时候的信息极度不对称。因为VC的海外背景,大部分投资都发生在那个以海归为核心的小圈子里。那是属于丁磊、张朝阳们的年代,风险投资只是少数人的游戏,VC也并不成熟——只要你能找得到某个VC,那个VC能够听懂你的故事,甚至你拿一台计算机,连商业计划书都没有,VC看对眼就给你钱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这些“试验品”只要融到足够多的钱,把低潮扛过去的,现在都成了互联网的巨头。
但是VC的第二纪就开始不一样了,创投圈升级到了“钱多人少”的阶段。
2004-2005年,市场仍然以美元基金为主导,但当时的大事件是,大部分跨国的VC、PE的高管们迎来了集体跳槽潮。“比如徐新从霸菱跳出来做了今日资本,邝子平从英特尔跳出来做了启明创投等等。还有很多真正属于海归回来的,比如邓峰回来做了北极光,赵令欢跟联想一块做弘毅……”枫谷董事长曾玉这样回忆。
标签:财务基础,财务基础大全,个人创业网 - 创业预备 - 财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