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www.56qiuzhi.com --- 本站提供海量求职简历、求职信等求职资料分享!
当前位置:56求职指南网求职资料自我评价范文自我评价范文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 正文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

[02-12 22:28:51]   来源:http://www.56qiuzhi.com  自我评价范文   阅读:8625

概要:(2)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材料发送到学生中之后,无论认知技能的学习,还是动作技能的掌握,都需要教师的介入,教师都要帮助学生与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兴趣,组织学生应用学习过的知识,原理和理论,通过实践掌握已演示过的技能等。(3)学生和学生的相互作用:学生和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个别学生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学生集体之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教师的组织和参加,不论信息技术手段多么完善,课堂教学和组通论依然是学生间交互作用的主要组织形式,在涉及培养集体精神,探讨团体功能和协作关系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课程中,有必要组织学生开展集体协作活动。(P451)《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形考作业4答案一、问答题1、试述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定义。答: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和设计两个涵义,是把与教与学有关的原理用于策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系统过程。(P317、319)教学设计的一般定义为:以学习论、教学论、教育传播学、信息技术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依据,采用系统方法,分析学习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和任务体系,整合教学策略和制定解决方案,开展评价活动和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标签:个人自我评价,求职自我评价范文,http://www.56qiuzhi.com

(2)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材料发送到学生中之后,无论认知技能的学习,还是动作技能的掌握,都需要教师的介入,教师都要帮助学生与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兴趣,组织学生应用学习过的知识,原理和理论,通过实践掌握已演示过的技能等。

(3)学生和学生的相互作用:

学生和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个别学生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学生集体之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教师的组织和参加,不论信息技术手段多么完善,课堂教学和组通论依然是学生间交互作用的主要组织形式,在涉及培养集体精神,探讨团体功能和协作关系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课程中,有必要组织学生开展集体协作活动。(P451)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形考作业4答案

一、问答题

1、试述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定义。

答: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和设计两个涵义,是把与教与学有关的原理用于策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系统过程。(P317、319)教学设计的一般定义为:以学习论、教学论、教育传播学、信息技术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依据,采用系统方法,分析学习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和任务体系,整合教学策略和制定解决方案,开展评价活动和试行解决方案、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工作和方案的有序过程。其目的是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P320)

2、教学设计的前提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教学设计的前提包括:1、教学设计必须以帮助每个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2、必须运用系统方法,3、系统设计的教学应有利于学习者自身的发展,4、教学设计必须基于人们如何学习的知识,5、教学设计必须包括评价和修改。(P321)

3、试述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答: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包括9个环节:1、评估需要和确定教学目的,2、进行教学分析,3、分析学习者和情境脉络,4、制定行动目标,5、开发评价工具,6、开发教学策略,7、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8、设计和进行形成性评价,9、修改教学。(P329)

4、试述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答:把教学设计模式中的8个基本的组成要素: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材料的开发、形成性评价(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及修改、终结性评价组合成前期分析、目标、策略和评价4部分,即为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P335)

5、试述肯普等人提出的关于学习需要分析过程的4个步骤。

答:学习需要分析过程的4个步骤包括:规划、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准备最后的报告。规划:注意分析对象及其分类、选择方法策略、确定分析方法和收集数据的对象;收集数据:考虑样本的大小和结构、排定日程;分析数据:分析并优化结果;最终报告:分析研究目的、描述分析过程和参与者、说明分析结果、提出必要建议。(P342)

6、试述伯顿和梅里尔提出的六类学习需要。

答:为教学设计者提供确定所收集信息的类型和将需要如何归类的方法框架的六类学习需要是:1、标准的的需要,2、比较的需要,3、感到的需要,4、表达的需要,5、预期的需要和6、处理突发事件的需要。(P338)

7、教学设计主要考虑的7个方面的教学问题。

答:1、教学中是否有不适合学习者的学习目标,2、教学传送方式是否有效,3、教学是否能提高学习者的动机、兴趣,4、是否能够达到学习目标,5、课程中是否增加了新的学习目标,6、学习者的组成是否有变化,7、资源和约束条件。(P340)

8、加涅提出的5种学习结果分类。

答: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分为5种类型:1、智慧技能:获得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技能;2、认知策略:学习者指导自己学习的能力;3、言语信息:学习者陈述观念的能力;4、动作技能:学习者进行身体操作性活动的能力;5、态度:影响个体对事物或行为的选择的一种行为取向。(P344、P364)

9、信息加工分析

答:又称“过程任务分析”,即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得到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者分析得到学生的起点状态,从而列出一系列信息加工的内容和单元目标。还可以揭示出某些不明显的个别步骤。(P345)

10、使能目标分析。

答:使能目标就是介于学习的起点状态和终点目标之间的知识技能(教学目标)。一般从终点目标出发,一步一步地予以揭示。(P347)

11、试述学习准备分析所包括的3方面的内容。

答:学习准备分析包括:1、分析学习者从事新学习的预备技能;2、分析学习者对新学习内容的目标技能的掌握情况;3、分析学习者对从事特定学科内容学习的认识与态度。(P352)

 

第七章 教学设计(二)

一、问答题

1、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异同。

答:异:前者以测量学为标准,后者不但测量,而且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同:在三大领域的划分上完全相同,情感对应态度,动作技能对应动作技能,智慧、认知、言语均属认知领域。(P365)

2、行为目标的编写。

答:行为目标就是用预期学生学习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行为产生的条件,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用描述行为的术语来陈述。(P366)

3、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的编写。

答:首先明确陈述心理变化,同时列举若干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行为样例,避免严格的行为目标只顾及具体行为变化而忽视内在心理变化,也克服用传统方法陈述的目标的含糊性。(P367)

4、试述测试题目的三种形式(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和结构化回答题目)。

答:回忆性题目:简单地再现教学中呈现过的知识的题目;识别性题目:从一组可选择答案中识别或鉴别出正确答案的题目;结构化回答题目:要求学生确实地产生或建构一个答案的题目,需要智慧技能中的高级推理,要求的反应层次比回忆回答题目的深,对记忆和认知策略的要求比识别性题目的高。(P370)

5、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答:教学模式就是指反映特定学习理论或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P374)科学探究教学模式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及其认知结构教学论为理论基础,由舒赫曼通过观察、分析科学家的创造性探索活动而概括成型;其理论依据是学生本能地对新奇事物感兴趣,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会尽力去寻找其发生的原因,因此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并最终解决问题。包含呈现问题情境、收集信息并进行实验、主动解释问题和分析探究模式与糊弄等4个阶段。(P376)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标签:自我评价范文个人自我评价,求职自我评价范文自我评价范文 - 自我评价范文

上一篇: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