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02-12 23:27:50] 来源:http://www.56qiuzhi.com 自我评价范文 阅读:8973次
8、忽视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
有多大的胸怀做多大的事情。清华有一名高考状元,高三时,中午从来没有睡过午觉,他利用午睡时间作数学作业,为的是在下午自习时,同学问他问题时,不必让同学等待。他不但节省了同学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并且锻炼了口才,扩展了解题思路。其实帮人等于帮自己。不但要培养孩子学习好,品德更要好。
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关心别人,自我中心,耐挫力差。这就是一点小事就会发生自杀或他杀的主要原因。
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了做人的教育,比如,好习惯的培养和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内容。
·孩子不能潜心学习时
孩子在生活中要学会许多东西。如果学校里的学习并不特别落后,就用不着如此担心。但是,看见孩子不能潜心学习,家长总免不了会担心。那种时候,焦虑不安、唠唠叨叨地埋怨,或是严厉训斥、都只会适得其反。
在担心孩子不用功学习之前,家长应向孩子表现出自己勤奋学习的姿态。社会是个大学堂,无论读书还是学烹调或是学音乐,如果喜欢,即使不走出门外,学习的机会也到处都有。家长不要焦虑,也绝对不能对孩子训斥,应该主动和孩子一起努力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孩子为自己不同于别人而感到苦恼时当孩子有了独立思考的愿望之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就会变得很强烈。这时,有很多孩子都会暗暗地感到苦恼,感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帮助孩子建立开放型的人际关系,客观地观察自己,学会体谅对方。现代社会是强调个性化的时代,重要的是应该培育这样的孩子:承认人有各种不同的个性,理解别人的个性,而且对自己充满着自信。
·培养孩子;勤于思考
孩子本来好奇心就很强,什么都想试试,遇见陌生的东西,马上就会停下脚步仔细看看:“呀,是什么呀!”想摸摸,想试试。这样的时候,父母往往会一边阻拦着一边解说,或认为孩子在淘气,训斥道:“不要乱动!”其实这不利于培养孩子思考的能力。
要培养孩子勤于思考,家长应留出一些时间上的“空隙”,让孩子去感悟。如果孩子发现了什么,就应该饶有兴趣地一起观察。而且,孩子一旦问出什么问题,就要作出适合孩子发育阶段理解水平的回答。如果是已经上学的孩子,就可以说:“你怎么认为的?”首先引出孩子的思考,或者说:“妈妈认为……不过再多我就不懂了,你查词典看看。”鼓励孩子自己查阅。如果孩子说:“妈妈,刚才的事,词典里写着……”家长对孩子的努力就应当进行鼓励:“看清楚了吗?了解得再详细些。”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动辄发怒,当有人对他讲话严厉,或他自己的想法碰壁时,马上就激动起来。这是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而造成的后果。
孩子从小的时候起,通过受到训斥,能学会克制自己的不快心情,抑制自己的激动情绪。孩子如果很少受到严厉训斥,完全生活在没有约束的环境里,就不可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古人云说,“严父慈母”,家长的严厉教育,孩子会受益非浅。
·观察孩子的心路
在孩子满不在乎的言行中,往往潜伏着能反应孩子心灵变化的重要信息。如果父母没有注意或即使注意到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会使孩子朝着不合理的方向发展,或由于过度干涉孩子的世界,反而会扭曲孩子的心灵。
父母应该经常充满理性和爱意与孩子接触,留意孩子的表情、孩子的眼睛,观察孩子四肢的动作,体察孩子有没有流露于外表的心灵动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随时注意到孩子心灵扭曲的兆头,或发现平时没有发现的闪光点。
这样就能及时纠正将要扭曲的兆头,留心发扬那些闪光点。
[学长]
这是青春的逆转心理,你让他做的他就偏不做,不让他做的他就偏做,打和骂是没有任何用的,还会有副作用。会使他更很你。
首先找老师反映一下,家长和老师同时教育。
摘抄:单纯的我
一、逆反心理的实质
所谓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定势,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青少年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盲目性。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的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不考虑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遇事好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二是感应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常常给教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发展到以冲撞教师为荣,以敢于和教师唱对台戏为荣,把教师、学校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说成没有必要,我行我素。这种逆反心理对先进层来说是一种逆向拉力,对后进层来说是转化的阻力,影响着两头。如不善加引导,对班风、校风建设影响很大,妨碍学生进步。三是自发性。没有什么人指使,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向目标,不知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往往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只图“心里痛快”。事后教师处理严了他不服,处理轻了他会认为教师软弱可欺,从而变本加厉地“出难题”。四是可变性。有的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处处逆反,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作用,因势利导,逆反可以发生逆转,具有可变性。
二、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生活、学习的环境非常复杂。因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有两个大的方面:
1、客观因素。家庭和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是诱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社会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现象都会直接影响着他们。例如家长对子女的溺爱或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重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学校教育也是影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首先是教师不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对他们的能力、成绩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往往只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就使部分学生感到进步无望,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其次是教师的教育内容单一化,教学方法呆板化,教学方式强硬化,都会造成学生厌学、逆反的心理。
标签:自我评价范文,个人自我评价,求职自我评价范文,自我评价范文 - 自我评价范文
上一篇: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