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 贡献社会发展
[10-20 13:18:32] 来源:http://www.56qiuzhi.com 实习报告 阅读:8615次
14%
自己目前的性格形成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
50%
从表1的调查结论,我们可以看出:35%的留守儿童是由(外)祖父母照看,90%的留守儿童希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尤其是10周岁左右的留守儿童表现得更明显,70%的留守儿童一年以上才能与父母见一次面,87%的留守儿童通常与父母进行电话联系, 81%的留守儿童经常在家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55%的留守儿童在学校有不少伙伴,14%的留守儿童害怕见陌生人,性格较内向,比较自卑。在调查问卷的主观题部分,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调查留守儿童“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时,多数孩子“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我想你们,我会好好学习的”、“爸爸妈妈辛苦了”,部分学生表示“爸爸妈妈快来接我”、“爸爸妈妈能多关心我”,这一方面反映出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外打工的父母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亲子关系不够融洽。
二、留守儿童主要特征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而城口县是一个劳动移民大县,留守儿童便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正确的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1、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上参差不齐
在入户调查中,一位名叫王浩然的小朋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仅10岁的他不仅在成绩上表现优越,更是体贴理解父母。当问及他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什么时,他不假思索地一句“爸爸妈妈,你们早点休息”震撼了我们。品学兼优的他除了做家里常有的家务外还要照顾年仅2岁的妹妹。他的懂事程度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其他同龄人。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同时也发现,有个别留守儿童却劣迹斑斑,某些孩子还存在偷盗等不良行为。
2、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幼年就离开父母,尽管有(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的照顾,但毕竟与父母亲疏关系不同。由于隔代教育的影响或亲戚对自己孩子与他们之间差别对待,留守儿童普遍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自闭且逆反心理强。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排斥心理强,并且在交谈中不敢抬头,表现出极度的不自信。
3、学习态度两极分化严重
学校老师反映,学习不认真的往往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长的监督力度不够,他们的学习就无人过问,最终很容易形成双差生和问题儿童。据葛城二小的校长介绍,一位11岁的留守女童,其父母在外地打工,通常是几年才回家一次,该生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也很不好,自觉性不强,逐渐成为问题儿童。并且,由于缺乏沟通能力,留守儿童在遇到问题后通常不敢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导致问题压制,得不到及时的解答,以致问题越压越多,到最后则表现为学习成绩极度下滑,厌学情绪剧增。
留守儿童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其监护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祖辈与孙辈年龄上存在巨大差距,代沟明显,沟通受阻,久而久之导致留守儿童不愿与他人交流,长期下去则表现为交际沟通能力差。再一方面: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另一方面:通常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
三、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针对重庆市城口县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我们形成了一下几点想法,希望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帮助留守儿童,让他们也能够像普通的孩子一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健康茁壮地成长。
标签: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范文,实习报告格式,工作总结报告 - 实习报告
上一篇:记者专业报社暑期实习报告范文
《关注留守儿童 贡献社会发展》相关文章:
- 关注留守儿童 贡献社会发展
- › 关注留守儿童 贡献社会发展
- › 深入调研 关注留守儿童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关注留守儿童 贡献社会发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关注留守儿童 贡献社会发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关注留守儿童 贡献社会发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关注留守儿童 贡献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