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活动的心理压力
[10-20 13:50:21] 来源:http://www.56qiuzhi.com 求职经历 阅读:8796次
这些信号往往提示一个人有了心理困扰,留意到这些信号后,要及时沟通,关心他、询问他有无遇到困难,批评只会增加他的压力,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必要时要促使他看心理医生,寻求专业的心理指导与帮助。
国外的一些经验
专家特别指出,单位的领导对员工的效率与状态不满意时,不要轻易指责,从概率上,人人都避免不了会出现心理困扰,另外,这种令人不满的工作状态或许也提示了管理方面的某些失误。
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做到人尽其用,是每个单位都希望的,所以,要想提高员工的职业活动效率,关怀、了解员工的心理就是必需的,这也离不开"聪明"的人事管理。
如何消除和降低职业应激的影响?刘教授说,国外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打断"单调重复的劳动,改善工作环境,让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在欧洲,司机连续开车2小时后,一定要强制休息15至20分钟,车上有一个类似飞机"黑匣子"的装置,自动记录开车与停车状态,警察检查发现如果违反就要罚款。
一些大公司对员工的心理状况及时监测。在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员工飞行前要填报个人资料,包括当前的家庭经济状况、家人关系、子女教育、健康状况、烟酒的摄入量、是否失眠等,将资料输入电脑,软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数据,测量焦虑程度,如果结论是现在不适宜飞行,就建议你先调整自己,由于对员工心理状况的及时关注,全日空很少发生飞行事故。
在公司内开展职业心理咨询。像日本的住友、索尼等大企业,都配备心理专家作为顾问,参与决策层工作,对所有决策提出可行的心理保健、预防应激因素致病的建议,比如公司计划减薪,那么心理顾问就要告诉决策层,员工对此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大、消息用何种方式披露、如何避免和帮助员工对付出现的心理危机等等。
有些领导责备员工效率不高,其实有时问题可能并不在个人的能力低,而是没有用"对"人,当员工从事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时,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影响工作效率。所以,管理者应考虑职工的个性、情绪、社会价值等诸方面需要,创造有利于实现其潜能的环境,这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做到人尽其用。有人善于动脑,有人动手能力强,有人善于沟通,工作岗位就要适合各自的特点。
管理者还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一种上下级、同事之间相互理解、关心的融洽关系。员工个性受到压抑、工作环境僵硬,这样的劳动效率可想而知。
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现在,深圳有些单位也开始注意到职业应激这个问题,聘请心理顾问,对员工实施健康教育,开设热线提供心理咨询。对员工的心理关怀,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有远见的企业家、领导者,应对此多加考虑。
标签:求职经历,毕业生求职经历,毕业生 - 求职经历
上一篇:从事律师职业近三年的感受
最新更新
- › 求职英语面试篇—薪金期望
- › 女研究生“面霸”真经
- › 从大学到职场的路有多远
- › 如何攻克面试中的15道难题
- › 成功女生谈求职经验
- › 用人单位对中文系学生不来电
- › 与上司相处的三条准则
- › 白领女性的六大工作妙法